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运动中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体育工作者如何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
-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工作者有责任结合日常的教学与训练,指导青少年掌握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方式,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这个过程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建立巩固的条件反射联系系统的过程。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自动化地实现该行动的倾向。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地模仿别人良好道德行为;另一种是通过有意的练习,与不良的体育道德行为做斗争。
在此过程中应做到:
(1)体育工作者要对他们的行为练习及时地给予反馈和做出客观的道德评价,使他们不断地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不断地强化运动中良好的道德行为;
(2)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青少年在运动中的道德行为应有一致的评价;
(3)奖惩要严明,要足以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真正起到强化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作用;
(4)要加强对青少年运动中道德动机的教育,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地防止和根除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5)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要以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作为青少年的榜样。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对于同一个运动项目而言,不同年龄的运动员
- 学生在进行投篮练习中,教师提示学生说“压
- 归因理论是对()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 简述Jones和Davis的相应推断归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什么是心境状态?
- 当运动员过度训练时,他们的心境状态就会出
- 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指向性、参与性和交往性这
- 试析中国优秀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
- 试论体育态度转变的阶段与条件?
-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原因是哪些?
- 有利于教师因人而异和提出练习的不同教学要
- 凝聚力高的团体表现为()
-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试述团队目标设置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四个环
- 什么是协变性原则?根据协变性原则归因是否
- 根据协变性原则,个体在对活动结果进行归因
- 团体凝聚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
- 体操课教授学生较难动作时,学生尝试几次失
- 不利于和谐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创造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