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要说说老舍小说里描述了哪几类市民形象。
-
①旧派市民形象。“旧派市民形象”,指那些保留着东方古国传统的温和、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保守自私、因循守旧的“老中国儿女”。这是老舍作品中市民形象塑造得最成功最有艺术魅力的人物系列。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儿女,骨子里是农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传统思想包袱。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显得比较保守、守旧、闭塞,他们几乎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
②新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就整体而言,写得不如旧派真实,但也有不少成功的。这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舍理想中“国民楷模”。老舍虽然致力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但并没有忘记理想人格的塑造。第二类是老舍含泪鞭挞的“中间人”或“过渡人”形象。比如《离婚》中的老李、《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他们都是在思想上接受过西方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但在情感上却受到世俗社会的束缚而难以自拔。
③“底层市民形象”是老舍作品中数量最多、读者最熟悉的系列,这类作品是老舍的重头戏。出身于市井的老舍比大多数现代作家更多地了解底层市民的精神重负,故而他能从生命的崇高、求生的欲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意义上去认识底层百姓的苦与乐。这使得老舍在反映旧社会的罪恶时,没有像鲁迅那样把手中的笔直接指向底层人民所遭受到的奴役的创伤,而是同时注意到底层社会人民所受到的双重摧残,即生命被践踏被蹂躏的悲惨景象,极贫苦景况中生存的残酷及精神幻灭后的堕落与蜕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蓬生麻中,();(),与之俱黑。荀子《劝
- 简述《屈原》的现实战斗意义
- "五四"时期是郭沫若的诗情爆发期,诗集(
- 老舍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的小说是()。
- 丁玲从个人自传式写法到对社会现实描绘的写
- 浅谈殷夫《血字》一诗的思想意义。
- 李金发的诗集《()》率先将西方象征主义的
- ()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社
- 试论《雷雨》深刻的悲剧意蕴。
- 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一文,宣传的是()、
- 《小二黑结婚》中的两个“神仙”是二诸葛和
- 简答《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
- 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
-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了
- “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
- 战国策派代表作品陈铨的剧本《野玫瑰》的主
-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
- 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
- 受到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影响的作家是(
- 简述《四世同堂》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