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大树裸根“浅埋高培”移植技术。
  • 1.移植的季节与时间
    选择正确的种植时间是保证树木成活的关键之一。通常树木的移植时期是落叶后至第二年早春发芽前为宜,其中晚秋(10月中旬—11月下旬)与早春(2月上旬—4月下旬)是古桩大树移植的两个有利时期。
    2.树冠的强度修剪
    掘前或掘后,凡被选挖的树木要进行强度修剪。对于较难移植成活或生长快萌芽力强的树种,如樟树、朴树、无患子、槐树、榆树等,采用截干式修剪为主,只留一定高度树干(3~5m);对于萌芽力弱的树种,如广玉兰等,采用截枝为主、截干为辅的强度修剪(截时不撕破树皮)为主,保留其骨架;对某些针叶树种如金钱松、雪松、圆柏等,为维持其原有树形,采用以疏剪结合截枝式为主的方式修剪。
    3.生根促进物质处理与“浅埋高培”集中种植
    (1)生根促进物质处理配制500mg/LABT6#生根粉水溶液,按干重量比黄泥土:水=1:3.5配制黄泥浆,并搅拌成稀糊浆状,用旧扫帚等蘸黄泥浆轻涂树根部,使树根粘附一层黄泥浆(注意新挖的榆树不可浆根,否则易导致流胶而死亡)。
    (2)栽植为便于养护管理,对地径≤15cm的大树,采取集中成片、成行种植;对地径≥20cm的大树,采取单独种植但相对集中的裸根栽植。方法是:根据移植大树的多少,选择地势平坦但不积水的地块,地面就地栽植或挖一浅碗状沟栽植,或做成一块一块的圃地,整平床面并挖排水沟。栽时先在苗床上铺一层鲜黄土,确定大树的位置,用鲜黄土(依次)培土压实栽植(俗称“浅埋”)。培土时淹埋的高度要比原土痕深(为便于堆高,必要时四周用砖堆砌),使整个苗床高出地面>20~30cm(俗称“高培”),由于“浅埋高培”技法不是将大树深埋于地下而是高高隆起于地表,较好地解决了基质通气与树干护土保湿的矛盾,成活率较高。
    4.栽后养护管理
    (1)伤口包扎与树干包裹对树干或大枝的锯截口,栽后(或栽前)要及时进行处理,方法是:用鲜黄心土与1000mg/L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调制黄泥,敷于大的锯、截口,再用农膜于枝顶包扎紧密。
    用1000mg/L多菌灵水溶液喷洒树桩干枝后,用草绳把树干包好,并喷湿水,外层再用聚氯乙烯薄膜包扎,这样既可保持树干湿润又可减少水分蒸发。有三种方法进行树干包裹:裹草绑膜;缠绳绑膜与捆草绑膜缠布。待草绳或裹草霉烂后须解除薄膜,否则会灼伤树皮。
    (2)固定大树与搭棚遮阳对于高大树木,为防大风吹袭造成树干摇摆松动,要用三支式或结合圃地大树四周的遮阳棚来固定树木。再在圃地四周或行间,每间隔2~4m左右立1根木桩作支柱,搭建高临时遮阳棚,上覆≥75%的遮阳网,遮阳网两侧需挂至近地面,使整个棚内处于荫凉环境中。
    (3)浇水保湿做完上述工作后,土壤要及时浇一次透水。以后土壤浇水不要太勤太多,但枝干可采用一天多次喷水的方法护桩(花谚“干根湿芽”);若采用采用农膜缠绕干枝者,发芽后选阴凉天在芽眼部位开洞,以利于生长。
    与“断根缩坨”法移植相比,采用“浅埋高培”裸根移植,既可避免“断根缩坨”法因现实问题致使实际可操作性低的弊端、也不会加大古桩大树固有的重量及搬运的技术难度,只要深熟其技术要领,不论常绿树与落叶树、难移植树(如樟树)与易移植树,移植的成活率是有保证的。因此,采用“浅埋高培”裸根移植,不失为大树移植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