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样的注解好吗?为什么?
-
这条注释不能算错。
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
全句的意思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
- 由于刘熙对音义关系的误解,使对一些复音词
- 举例说明训诂学对字典辞书鳊纂工作的指导作
- 明末训诂的进展主要有:梅膺祚《字汇》、张
- “逍遥”一词是()。
- 简述《辞海》对“训诂”的解释。
- 春秋战国时期是训诂学的()时期。
- 《后汉书•臧洪传》“洪体貌魁
- 集解类注释
- 诗经卷耳采采卷耳的采采不能认为是非一采,
- 训诂原则是什么?
- 《说文》:“缶,瓦器,()盛酒浆,秦从鼓
- “天子焉始乘舟”中“焉始”是()
- 简述训诂简史。
- 黄侃《尔雅略说》指出了郭璞《尔雅注》的优
- 《方言》注家中,()是清代人。
- 注疏术语“言”和“谓”的关系是()。
- 《孟子·滕文公》:“庠者,养也。校者,效
- 训诂术语的“浑言”和“析言”,其用途是(
- 简述《尔雅》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