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从《蒹葭》看《诗经》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点?
-
从内容上看,写的是人民百姓的生活劳动,还有对男女之情的描写,抒发对淳朴生活的赞美。从形式上看,多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咏的写作手法。
《蒹葭》是三百篇抒情诗中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它不是写“遇”,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齐风•东方之日》,而只是写一个“境”。遇,一定有故事,境则不必。遇多半以情节见意见情,境则以兴象见情见意。就实景说,《蒹葭》中的水未必大,至少远逊于《汉广》。就境象说,却是天长水阔,秋景无限,竟是同《汉广》一样的烟波浩渺。诗中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与赞叹,描绘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反复渲染深秋时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内容极为单纯,抒写的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一个深秋的早晨,芦苇上霜露浓重,诗人冒着秋寒在岸边徘徊,寻找所思念的人儿。在水的另一边,河道回曲盘纡,道路艰难遥远,远远望去,所思念的人儿“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作品虽未特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而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说明,这也许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蒹葭》诗中丰富的美感,主人公之间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时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读者自己感悟、分析的,其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关汉卿"堪称一代悲剧之杰作"的戏曲是()
- “北大的夏天,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所运用
- 《贾让治河三策》选自《汉书·天文志》。
- 下列七绝中通篇写景的有()
- 王勃《滕王阁序》表现了()的写作特点。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
- 《诗经》根据地域和乐调的不同,全书分风、
- 总体说来,《陌上桑》是一首()
- 翻译: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
- 晏殊的词句“昨夜西风雕碧树”的下句是“独
- 西绪福斯神话来源于()
- 《垓下之围》中,项羽“复引兵而东,至东城
- 鸭窠围是().
- 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
- “杖汉节苏武牧羊”这一事例集中体现的道德
- 归有光的散文名篇如《项脊轩志》、《湖心亭
- 在北宋王朝,宋仁宗在位时间最长,其治国的
- 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