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白喉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白喉的病理改变局限于上呼吸道
B、白喉杆菌凭其侵袭力,使局部和周围组织坏死,形成急性假膜性炎症
C、渗出液富含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症细胞、坏死黏膜组织和白喉杆菌凝固在一起,形成假膜
D、假膜质地致密,与黏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
E、假膜多见于鼻咽部,不会引起呼吸道阻塞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男性,33岁。不规则发热2周余,伴腹泻、
- 男性,20岁,2天来发热、全身不适,1天
- 丝虫病晚期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 引起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原因是()
- 下列检查中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的是(
- 一位伤寒极期患者高热,24h体温相差超过
- 登革热患者合并DIC时不宜输注()
-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确诊依据是()
- 下列哪条不是胃肠型疟疾的临床表现特点()
- 卫生部发布《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
- 男性,36岁,突然高热,寒战,头痛,呕吐
- 丝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关于传染病的实验室一般检查,不正确的是(
- 女,31岁,2002年8月3日起发热,食
- 关于水痘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下述选项中
- 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的重要病原是(
- 并殖吸虫病的病原是()
- 属于DNA病毒的是()
- 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正确概念是()
- 人免疫缺陷病毒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