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泰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五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出材料五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
(1)材料一:人的价值、作用。材料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材料三:人与人的平等。材料四: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4)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获取知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
-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
- 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
- 法国启蒙思想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
- 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
- 安徽小岗村里,矗立着“大包干”纪念馆,记
- 1976年之前凤阳地区流传“凤阳地多不打
- 乾隆帝谕旨:“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
-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
-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
-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
- 在上海,钢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
- 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明清小说,说明
- 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选取反映历史的真实状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欧共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
-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
-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