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西汉漆器手工业的发展。
-
西汉漆器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容器。据《汉书·地理志》,汉代设官管理漆器生产的有八郡:蜀、广汉、河内、河南、颖川、南阳、济南、泰山郡。种类:鼎、壶、钫、樽、盂、卮、耳杯、盘、盆、匜、盒、奁、几、案、屏风等,以耳杯、盒、盆、奁及饮食器皿为主。夹纻胎。战国晚期出现,汉代流行。但西汉前期注意庄重实用,以木胎居多,夹纻胎数量有限。
夹纻胎的制作先用木头或泥土制成器型作内模,然后用一层层麻布或缯帛附于内模上,逐层涂漆、干实,去掉内模(脱胎)。
夹纻胎漆器轻巧、牢固耐用,并且可自由创造圆形器。标志着战国漆器工艺的最高水平。陶胎漆器较战国多。又称漆衣陶。
扣器在战国晚期出现,汉代增多。它是在漆器口沿或底部镶套铜(银)箍或在耳、足等部位镶套铜或银饰附件,称为铜(银)扣或扣器。起到了加固器身和装饰的作用,是漆器发展的标志。西汉中期以后流行在盘、樽、盒、奁等漆器的口沿或底部镶金、银的铜箍,在耳杯两耳上镶镀金铜壳,即所谓“银口黄耳”或“扣器”。
秦汉时称木胎漆器为“木器髹者”,布胎漆器为“纻器”,有金属釦的漆器为“釦器”。有的在器(樽、奁、盒)盖上附有镀金铜饰(柿蒂形或四叶蒂形),有时还镶嵌水晶或玻璃珠。装饰纹样,常见的有图案化的龙凤纹、草叶纹、花瓣、云气、几何和近于写实的兽、鸟、鱼形等图案、旋涡纹。
早期多见三分或四分的整齐的流云图,中期以后较为松散,彩绘工艺不如前期。流行卷云纹、凤鸟纹、涡纹等,少数漆器花纹是神仙、孝子及其他人物为主的故事。
装饰纹样,常见的有图案化的龙凤纹、草叶纹、花瓣、云气、几何和近于写实的兽、鸟、鱼形等图案、旋涡纹。早期多见三分或四分的整齐的流云图,中期以后较为松散,彩绘工艺不如前期。流行卷云纹、凤鸟纹、涡纹等,少数漆器花纹是神仙、孝子及其他人物为主的故事。
施纹法:①漆绘。将生漆制成半透明漆液,加上各色颜料,描绘在器物上,不易脱落。
②油彩。用油(桐油)调色描绘于漆器面上。花纹易脱落。
③针刻。用针尖在已涂漆的器物上刺刻花纹,又称锥画。或在刺刻出来的线条内填入金彩,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戗金工艺。
④贴花(金银片贴花)。用金、银薄片制成各种图纹,粘贴在器物的胎或漆面上,涂漆,打磨显出花纹,有类似金银平脱的效果。
⑤金银平脱。类似金银片贴,但金片上有镂空花纹或毛雕。将雕凿成纹饰的金银薄片用漆或胶平整地粘贴在糙漆面上后,反复多遍上漆,直至油漆掩没粘贴的金银薄片。仔细打磨髹漆后的器胎,直到光滑细腻并露出金银贴花图案为止。因粘贴上的金银花纹与漆面平齐,又自漆面中脱露出来,文质齐平,故称“金银平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