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 (1)根据工件的尺寸和测量精度要求合理选用外径千分尺;
    (2)千分尺在测量前,必须校对其零位,即通常所称的“对零位”。对于测量范围0—25毫米的千分尺,校对零位时应使两测量面接触;对于测量范围大于25毫米时,应在两测量面间安放尺寸为其测量下限的调整量具(又称校对量棒)后进行测量。如零位不准,则按下述步骤进行调整:
    a、使用测力装置,转动测微螺杆,使两测量面接触;
    b、锁紧测微螺杆;
    c、用千分尺的专用扳手,插入固定套管的小孔内,扳转固定套管,使固定套管纵刻线与微分筒上零线对准;
    d、若偏离零线较大时,需用螺丝刀将固定套管上的紧固螺丝松脱,并使测微螺杆与微分筒松动,转动微分筒,则能进行初步的调整(即粗调),然后再按上步进行微调;
    e、调整零位,必须使微分筒的棱边与固定套管上“0”刻线重合;同时要使微分筒上“0”刻线对准固定套管上纵刻线。
    (3)在使用外径千分尺时,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即测量时的温度对标准温度200C的偏差不能太大,一般不能大于5--80C,否则,将产生测量误差。当外径千分尺和被测工件具有相同温度时,对标准温度的允许偏差可适当放宽。在一般情况下,应注意使外径千分尺与被测工件具有相同温度。在使用外径千分尺时,一般用手握住隔热装置,如果用手握住尺架,就会使千分尺和工件温度不一致而增加测量误差;
    (4)千分尺两测量面将与工件接触时,要使用测力装置,不要转动微分筒;
    (5)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6)在测量工件时,工件要在静态下测量,严禁在工件转动或加工时测量,否则容易使测量面磨损,测杆损坏,甚至发生危险。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