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按照新凯恩斯学派的分析,价格为什么呈粘性?它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有什么影响?
  • 价格粘性指经济变动中名义价格调整缓慢的倾向。
    (1)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之所以有粘性,原因是主要有:
    ①市场的不完全,存在垄断竞争。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可以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当变动其产品价格的时候需求付出一定的成本,因而导致了短期内价格无法立即做出调整,出现价格粘性。
    ②菜单成本: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解释原因等等措施都会带来费用和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重新制作菜单一样,如果价格变化很多,成本会增加,顾客可能也不满意,这就使企业不会轻易变动其成本,造成价格粘性。
    ③协调失灵。当一个社会无法取得一个可行的、所有人都认可的结果时,社会就出现了协调失灵。如果在协调和谈判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就会延缓价格调整,同样也会造成价格粘性。
    ④有效劳动需求。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一定的需求水平和一定的工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下,一个经济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价格,就要相应地改变劳动的投入数量以改变价格,因为有工会等劳工组织、劳动协议书的存在,企业不可能随时对劳动投入进行调整,工资也存在粘性,所以也发生价格不能及时调整的后果,出现价格粘性。
    (2)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的影响。新凯恩斯主义学家认为在长期里,价格经过充分地调整之后,经济会处于一个均衡的状态,此时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的市场都处在均衡中,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价格的粘性,整体经济会偏离一般均衡,使价格高于或低于均衡时的水平,总需求大于或者小于供给,国民收入出现短期波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