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29岁。尿毒症行肾移植术后1周,肾功能恢复正常,尿量2000ml/d。先口服抗排斥药物为CsA,MMF和Pred。术后第10天,患者开始出现全身乏力,T38.0℃,肌酐持续上升,移植肾区胀痛,尿量减少为800ml/d。根据患者情况,首先应考虑()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加速性排斥反应
C、急性排斥反应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慢性排斥反应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保存液中,属于非细胞内液和非细胞外液
- FK506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 下列肝移植的血管并发症中,预后最差的是(
- 男性,40岁。要求为其妹妹捐献肾脏,经组
- 下列哪种药物可起到抑制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
- 男性,45岁。肾移植术后第14天,移植肾
- 肺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
- 下列哪种疾病不适宜行单肺移植术()
- 关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下列
- 供肾低温保存的最佳温度是()
- 心肺联合移植的最佳适应证是()
- 目前,进行单肺移植最主要的疾病是()
- 男性,40岁。肾移植术后第5年,尿量15
- 下列哪种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效血供
- 男性,37岁。因尿毒症行肾移植术,开放移
-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常见于()
- 肾移植术后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 女性,50岁。肾移植术后5个月,因蛋白尿
- 女性,42岁。肾移植术后2周。离床活动后
- 首次肾移植移植肾一般放置在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