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牙本质龋、釉质龋在光镜和电镜下各层的表现。
-
光镜下观察釉质龋磨片,最早显示为病损区釉质横纹和生长线变得明显,龋病继续发展,病损区呈三角形,基底部向着釉质表面,由里向外一般可分为四层结构: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和表层。
透明层:光镜下见此层位于病损的前沿,和正常釉质相连呈透明状。电镜下见透明层的羟磷灰石晶体在25-30nm之间(正常为35-40nm)。
暗层:光镜下见此层紧接于透明层表面,呈现结构混浊、模糊不清。电镜下见暗层一些晶体的直径达45-100nm,较透明层晶体显著增宽。病损体部:光镜下见此层范围最广,靠近暗层,较为透明且釉质生长线和横纹较正常釉质更为清晰。电镜下见此层晶体直径可减小至10-30nm,晶体外周和核心有矿物质的进一步溶解。表层:光镜下见位于龋损的最表面,相对完整未受影响,在深部的病损体部衬托下呈现放射线阻射像。扫描电镜下见表层中有许多小孔,釉柱头部晶体有溶解,透射电镜下见部分羟磷灰石中心溶解,晶体间隙增大,但也可见晶体直径大于正常釉质,达40-75nm,证明存在再矿化。
牙本质龋在病理形态上是一个累及范围较广的三角形病变,尖指向髓腔侧,底向着釉牙本质界,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四层结构: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和坏死崩解层。
透明层: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期出现的改变,光镜下呈均质透明状,小管结构不明显。电镜下见矿物盐晶体为针形或方形,电子衍射显示其为白磷钙石或磷酸八钙,管间和管周牙本质有无机盐溶解现象。
脱矿层:光镜下此层呈呈现黑色,脱矿后的牙本质由于色素易于沉着而呈淡黄色。电镜下见牙本质小管形态比较完整,小管内无细菌侵入,管周和管间牙本质磷灰石数目减少,胶原纤维结构基本完好,管周可见比正常牙本质中大的晶体,表明有再矿化现象发生。
细菌侵入层:位于脱矿层表面,光镜下可见牙本质小管扩张,排列呈串珠状,细菌侵入小管,有的小管为细菌所充满。电镜下见小管壁脱矿而软化,管间牙本质脱矿,胶原纤维变性,管周牙本质破坏,小管相互融合形成液化坏死灶,坏死灶和牙本质小管可见细菌,细菌可呈不同程度的变性,部分区域仍可见小管周围晶体发生再矿化,晶体由原来针形变为多边形片状。
坏死崩解层:龋损的最表层,光镜和电镜下见此层无正常牙本质结构保留,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只残留一些坏死崩解组织和细菌存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神经嵴细胞分化成的组织和细胞不包括()
- 叙述含牙囊肿的组织学特征。
- 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
- 简述口腔粘膜上皮的组成
- 天疱疮的病情得以控制后,激素可逐渐减量,
- 膜性口炎病原菌是()。
- 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
- 家族性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家族性巨颌症)是
- 牙板
- 关于萌出囊肿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下面哪个疾病存在抗基底膜区抗体().
- 上皮根鞘
- 试述咀嚼粘膜和被覆粘膜的不同点。
- 光镜下早期牙釉质龋未脱矿的磨片,其病损四
- 试述家族性巨颌症的病理变化。
- 下列哪种组织由外胚层上皮发育而来()
- 腮腺组织内淋巴结髓质中出现导管和腺泡样结
- 朗格罕细胞胞浆中的Birbeck颗粒特点
- 简述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学改变及生物学特点
-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形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