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材料三: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
-
因素:客观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学东渐。主观上,洋务派力图通过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也为创办近代海军创造了条件。
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旨在抵抗列强侵略,具有积极意义;兴办海军和近代教育事业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历史研讨课上,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同学
- 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殖民争夺的主
- 货币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要素
- 右图是1892年美国芝加哥发行的一枚有关
- 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假如你是17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的
-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
-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
- 1896年9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李鸿章此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和探究完《新航路开辟
-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匹
- 2010年5月,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
- 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
-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
- 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别
- 材料一: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
- 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
-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