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讨论式提问的意义。
-
记者在访问中提出问题并要求对方回答,必须注意要营造一种舒缓、自然的交谈氛围,唐突、生硬的一问一答,就像是在“审问”,其效果肯定不会好。特别在已经了解到一些情况再作进一步采访时,更要就某些问题,尽可能和对方一起讨论,互相交流。
讨论式采访,往往在记者进入概括提炼的阶段,或采访对象处于不自觉状态时,记者采用先谈自己的看法,同对方探讨、向对方请教。这种抛砖引玉的办法,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讨论式之所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因为记者采集事实材料以后,需要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而同对方展开讨论,就可共同探求事物的内存规律,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升华和深化。
讨论式的采访经过与采访对象共同探讨研究,能更准确的掌握事物的实质,揭示事物的新闻价值。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对同一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认识的正确取决于严肃的科学态度,因而探讨式访问具有更大可信性。
有些记者不尊重事实,为了求“新”、猎“奇”、采取“拔高”“诱供”,主、客不分,硬把自己观点强加在对方身上,在访问中平等地进行讨论,不可“拔苗助长”,不摆架子,更不能为了说服对方而发生争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蹲点采访有何特点?
-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
- 通讯报道在时效性上同消息一样严格。
- 我国政府对广告地宏观管理主要通过法律规范
- 关于新闻照片在宣传报道中的意义和作用表述
- 简述隐性采访应该注意的问题?
- 按对象存在与发展的时空序列安排、设置总体
- 欧洲古代文学包含古希腊文学和()。
-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表述不正确的是()。
- 长焦镜头的特点有视角窄、景深小、压缩现实
- 关于当前新闻改革,错误的说法是()。
- 为了加强对网络建设的管理,2000年9月
- 在通讯中写人用“人随事出”的手法是人物通
- 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
- 列宁要求党的报刊()
- 文章的修改技术主要包括()。
- 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
- 选择新闻材料的标准是要选择真实的材料以及
- 文章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 被西方新闻著作捧为第一代导语楷模的导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