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长期的环保监测中,人们发现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从1997年提出到2010年底为止,只有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对PM2.5进行强制性限制,而我国一直没有强制监测。2011年12月5日,我国把强制监测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大气质量的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长期环保监测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了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人们对PM2.5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强制监测PM2.5成为必然。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国制定并有计划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利于改善我国大气质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人类和自然界在运动会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 材料: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
- 漫画《——局长,
- 2013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
- 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
-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是指()
-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
-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
-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
- 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
-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
-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人的道德观和荣辱观
- 材料一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
- “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谦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 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
- 要讲“准”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