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缢蛏半人工采苗的方法?
-
整畦(整滩)采苗:
一、在自然界,埋栖贝类在由浮游生活转到埋栖生活中间需要附着在沙砾、碎壳上。因此,在有埋栖型贝类幼虫分布的海区,进行半人工采苗时,必须将潮区滩涂耙松,整畦(整滩)采苗,软泥底质需投放一层沙以利于即将附着的幼虫分泌足丝抛锚附着。底质松软也有利于幼贝钻穴埋栖。在附苗季节,应严密封滩,避免践踏。
二、蛏苗埕的修整,工序有挖沟、筑堤、耙埕(深20-30cm),使蛏苗埕呈一定形状,如埕苗坪、蛏苗窝、蛏苗畦。
三、在附苗前1-2天进行平畦(平畦是将苗埕表面土壤压实、抹光,使埕面光滑、稳定,有利于蛏苗的附着生长。太早平畦,苗埕经风吹雨淋日晒,底质变硬或先附上其它生物,不利于蛏苗的附着;太晚平畦,则误过蛏苗附着期,附苗量减少)。
四、根据缢蛏繁殖规律和蛏苗喜欢附着在新土上的习性,准确地掌握蛏苗进埕附着日期,及时进行平畦采苗,是提高附苗量的关键。
五、亲蛏精卵排放检查:繁殖季节开始,定时、定点、定量取样观察亲蛏生殖腺排放情况。在通常情况下,第一、第二次产卵前,几乎100%的亲蛏生殖腺完全处于丰满的状态,一旦发现其生殖腺突然变瘦时,即产卵了。
六、幼虫的发育与数量变动规律的观察:在发现亲蛏产卵第二天,每天在满潮时定点、定量用浮游生物网过滤表层海水,观察浮游幼虫发育及数量变动。
七、稚贝附着情况的观察:当发现浮游幼虫大量减少时,每天定点、定量刮土观察稚贝附着情况。也可以用筛绢布做的附苗器放在苗埕上,经一潮水后将筛绢布上的稚贝洗出,鉴别,定量,测定大小。
八、发出平畦预报:根据以上掌握的情况,结合海况及气象因子,参考历年经验,进行苗情分析,发出预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河蚌的外套膜由外到内依次由()、()和(
- 瓣鳃类是软体动物门中口内唯一不是颚片和齿
- 无齿蚌具有下列何种特征()。
- 入水管
- 不完全壳口
- 墨囊
- 贝类的呼吸器官有()、皮肤或“肺”。
- 贝类根据形态分类分成5大纲:()、腹足纲
- 大多软体动物的血液无色,少数种类血液呈红
- 具有“活化石”之称的动物是()。
- 壳长
- 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种数仅次于
- 瓣鳃纲根据绞合齿、闭壳肌、鳃的形态分3个
- 说明河蚌的形态结构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
- 头足纲为闭管式循环系统,间接发育。()
- 外套膜外表皮中央部上皮细胞分泌(),游离
- 贝类,顾名思义都具有坚硬的石灰质外壳。
- 乌贼的贝壳位于背面的外套膜内,故称内骨骼
- 头足纲与本门其它各纲动物的区别之一是()
- 瓣鳃纲根据绞合齿、闭壳肌、鳃的形态分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