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常用于确定冒口尺寸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但当冒口尺寸确定后还应怎么办?常用于确定冒口尺寸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但当冒口尺寸确定后还应怎么办?
  • 常用于确定冒口尺寸的方法有:比例法、模数法和补偿液量法。
    比例法是根据铸件热节处的内切圆直径按比例确定冒口各部分的尺寸,比较简便,应用也比较广泛。
    模数法是根据铸件被补缩部分的模数和冒口补缩范围内铸件的凝固收缩量,两个条件确定冒口的尺寸,计算比较繁杂但比较可取,适用于要求致密高的铸件。一般冒口模数(Mm)应略大于铸件模数(Mj)。
    补偿液量法是先假定铸件的凝固速度和冒口的凝固速度相等,冒口内供补缩的金属液是直径为d0的球,当铸件凝固完毕时,d0为冒口直径(Dm)和铸件厚度(δ)之差(即d0=Dm一δ);另外,直径为d0的球的体积应该与铸件被补缩部分总的体积收缩值相等(即πd03/6=εV件,ε为体收缩率)。这样,只要算出铸件被补缩部分的体积V件),即可得到补缩球的直径d0,然后用公式Dm=d0+δ求出冒口直径。冒口高度可取Hm=(1.5—1.8)Dm,使冒口补缩可靠。
    冒口尺寸确定后,应对其进行补缩能力的校核。一般应用铸件的工艺出品率进行校核,如果计算的工艺出品率过低,说明冒口重量过大,应考虑能否采取措施减少冒口尺寸和数量;如果计算的工艺出品率过高,则应考虑是否增加冒口尺寸和数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