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文赋》的)文章“十体”说
 
- 陆机在《文赋》里把文章体裁分成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他在此提出文章的十体说,比起曹丕的四科八体又细致了一些,同时指出了这十体文章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别是他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只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这与“赋体物而浏亮”一道就强调了这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特性:感情和形象。反映了他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已大大地深入了一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
 - 王充《()》涉及文学理论的篇章主要有《自
 - 《文赋》是怎样阐述艺术构思的?
 - 弗洛伊德把艺术创造看成是一种()
 - 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
 - 批评家应具备怎样的艺术素质?
 - 下列作家中是高邮(今江苏扬州)人的为()
 - 钟嵘最推崇的诗人是()。
 -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此语出自古代
 - 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
 - 下列不属于《诗经》中“风”诗的是()。
 - 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
 - 简述肖瓦尔特的女性文学史的观点。
 - 结合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实践,说明他的“兴寄
 - 《史记·魏公子列传》是传记战国四君子中的
 - 《文心雕龙·总述》把无韵的文章称为笔,有
 - 20世纪文学批评的理论化特征主要表现为(
 - “词境”“词心”
 - 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
 - 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