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从古至今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的情况如何?
- 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很清楚语言文字在文治、教化方面的功用,因而都大力推行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字的规范与统一。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为西周及春秋列国文字的统一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东汉灵帝熹平年间,面对隶书无标准字体、文字失范的状况,批准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唐代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针对方言歧异不便交流的状况,大力推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针对汉字繁难对文化普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成功开展了简化字运动。普通话和简化字的大力推行,保证了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在大陆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广泛范围内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
- “走”的本义是()
- 明清文化与以往比较出现了哪些新因素?
- 中国著名的云岗、敦煌、大足、麦积山等石窟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 普通话的语音是以()为标准音
- 给下列古文加上现代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 发使使燕。(《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 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征。
- 儒家思想产生在一个礼乐文明的背景之下。
- “我就不明白你怎么连什么也没学会。”中的
- “唐三宫”指()、大明宫、和兴庆宫。
- 什么是反切?反切的原理和前提是什么?
- 老子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 构成对外汉语教学的四个核心因素为()、(
- 醒,以戈逐子犯。(《左传》)
- 为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而从旧家庭出走,
- 在中国古文物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是
- 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距今年代最早
-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