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培育壮秧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
壮秧是寒地水稻分蘖早生快发的生理基础,返青成活快,低位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是保证单位面积足够穗数的先决条件。
(1)寒地水稻旱育壮苗的形态标准:旱育中苗壮秧标准: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3、1、1、8”,地下部根数达“1、5、8、9”百株干重3克以上,旱育大苗壮秧标准: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2.5、1、1、1、11地下部根数为“1、5、8、9、11”百株干重4克以上。
(2)寒地水稻旱育秧田规范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秧苗生长环境,便于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便于集中统一管理,交通便利,秧苗、床土、有机肥等运输,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3)苗床地的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建设成为固定的育秧基地。按水田面积的1/80的比例,留设比较集中的旱育秧田地,建成确保旱育高出20~30厘米的高台集中秧田,防止地下水位上升而地湿,四周有排水设施确保旱育。
(4)坚持“两秋”“三常年”秋做床、秋整地,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备床土和积造有机肥,备床土不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土壤做床土。
(5)置床处理:在摆盘前每栋大棚(360平方米)的置床用水稻壮秧剂100公斤左右混拌成小样,均匀施在置床上,耙入土中0~5厘米。在施壮秧剂以前要根据置床PH值调整壮秧剂的用量,PH低时用低量,PH高时用高量。
(6)秧苗四个关键时期的温度管理:
①种子根发育期。从播种到第一叶露尖约7~9天,培育种子根为主,控温不超过32℃;
②第一完全叶伸长期。出苗到1叶展开约5~7天,控制第一叶鞘高及同伸的5条冠根,控温22~25℃不超28℃,做到早通风炼小苗;
③离乳期。2叶露尖到3叶展开约10~14天促发不完全叶节的8条根,控制1~2、2~3叶叶耳间距,防茎叶徒长,控温20~22℃;要大通风炼苗,棚内湿度大雨天也要炼苗;2.5叶期不超25℃防老化苗;
④3.1~3.5叶,夜间>10℃昼夜通风。以逐渐适应外界自然环境。
(7)秧田水的管理:
种子根发育期:一般不浇水,局部过湿白天撤膜散墒,傍晚复膜;露籽处补盖土;
第一叶伸长期:过干补水,少浇或不浇水,保持旱育状态。
离乳期:三看。一看盘土发白根系好;二看早晚叶尖不吐水;三看午间心叶卷曲;其之一就于早8时左右浇水,一次浇透。
移栽前准备期:在保证秧苗不萎蔫的状态下不浇水,控水蹲苗壮根,使秧苗处于饥渴状态,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
(8)秧苗经常出现的问题:立枯病、恶苗病、白芽、秧苗高矮不齐、白化苗、肥害等。首先要从水稻旱育壮苗抓起,提高秧苗素质是关键,旱育壮苗是寒地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从整地、做床等各个阶段都要强调标准化,标准化是保证壮苗质量的重要因素。如:对水稻苗床危害较重又常出现立枯病、青枯病强调首先是提高防病意识,以调温控水为手段,一定要以预防为先,并选择安全的药剂防治,因棚内温差大,通风的质量、时间和部位要按照标准规范到位。实施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体系,即品种优质化、旱育壮苗模式化、全程机械化,以本田叶龄指标实施计划管理,同时对节水增温灌溉技术和肥料施用技术、耕层培养等都给了很好的建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水稻栽培的中心农时指的是什么?
- 在第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12叶水稻品种是否
- 位于北安和绥化三、四、五积温带的农场如何
- 红光农场山上是四积温带,山下是三积温带,
- 如何科学施肥?
- 简述大豆钼肥如何使用?
- 简述为什么玉米苞叶包不住穗子?
- “水玉米”是收获时常见的问题,又不便于储
- 简述水稻施肥时期、施肥比例、施肥方法是什
- 使用水稻壮秧剂后,是否需要增加化肥?
- 发生倒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防止
- 水稻苗期怎么防治稻稗?使用千金安全吗,怎
- 简述什么是少耕、免耕技术?
- 简述如何精选大豆良种?
- 简述玉米播前为何要深耕?
- 简述水稻品种选择应该注意什么?
- 简述什么是耐密型品种,耐密型品种具有哪些
- 简述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是什么?生产上如何进
- 垦区水稻生产中推广的“三化一管”技术体系
- 种子包衣方法能够防治玉米粗缩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