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王某(男)与刘某(女)系夫妻,因关系不合闹离婚,王某不愿离婚,对刘某怀恨在心,一日将刘某骗出单位到僻静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又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致刘某严重烧伤。王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为什么?
-
(1)王某的行为是犯罪既遂。
(2)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3)王某将硫酸倒在刘某面部,导致刘某严重烧伤,这表明王某的行为具备了故意伤害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王某虽然将刘某送往医院,但并未有效地防止刘某严重烧伤的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王某的行为不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5年以下。但
- 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
- 一般预防
- 特殊预防
- 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
- 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 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的犯罪分
-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
- 什么是背叛国家罪?它有何特征?
- 非法狩猎罪是指违反()在()、()或者使
- 刘某,男,28 岁,矿山
-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和对人()
-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
-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处罚。教唆不满(
- 根据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
- 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其构成特征是
- 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的,或者直
-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自己的行为
- 犯罪预备
- 怎样理解犯罪概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