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戴望舒诗歌走向成熟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哪些?
- 《我底记忆》以亲切自然的口吻,抒写的是诗人幽怨哀伤却真实的心境,意象日常生活化了,诗句的排列自由化了。此后,戴望舒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较明显的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特征,擅长运用通感、隐喻等方式,追求“全官感”或“超官感”的表达效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
- 抗日民主根据地吸引了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和青
- 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
- 在普罗诗歌方面,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的重
- ()的《为奴隶的母亲》在同类“典妻”题材
- 左联
- 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促成,“革命
-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
- ()通过袍哥罗歪嘴和教民罗天成争夺对罗大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翻译,最早
- ()诗派出现于30年代的中国诗坛,起因于
- 创造社
- 乡土小说
- 被朱自清指出“专心致志做情诗”的社团是(
- 穆旦在40年代出版的诗集有()、()、《
- 蒋光慈、洪灵菲、林伯修、戴平万,以及、钱
-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
- 武侠小说的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延绵不断
- 张恨水是中国文学史上写抗战小说最多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