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十恶制度。
-
以隋唐为代表的封建法律所规定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总称。犯十恶者要受到严厉处罚,为“常赦所不原”,并不得享有议、请、减等优待办法。
一曰谋反,就是以各种手段反对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封建国家统治的行为。
二曰谋大逆,就是预谋毁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
三曰谋叛,主要指本朝官吏叛国投敌或以所据地方投降敌国的行为。
四曰恶逆,指殴打和杀害尊亲属。
五曰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
六曰大不敬,凡对皇帝的人身、尊严有所侵犯的行为,都可以构成此罪。
七曰不孝,凡告发、诅咒、斥骂祖父母、父母者,别籍异财,供养有缺的行为等,都构成不孝罪。
八曰不睦,即亲族间互相侵犯的行为。
九曰不义,就是卑下侵犯非血缘尊长的行为。
十曰内乱,即家族内部犯奸的行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的审级制度为()。
- 夏朝解释和谁罪与刑的基本依据是()。
- 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
- 西汉时代的“引经决狱”打开了法律儒家化的
- 唐律规定,官吏向属下的人民借贷财物以及接
-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死刑判决分为立决和
-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的妹
-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行使统一
- 秦时主张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是()。
- 历史上哪们皇帝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这一
- 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 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的适用的强制缴纳一定财
- 秦朝法律形式中,由皇帝发布的命令称为?(
- 以下哪些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制定的宪法性
- 孙中山在前期的革命生涯中,曾提出了“建国
- 审刑院
- 国民政府刑法在空间效力上()。
- 清朝政府在《宣示预备立宪谕》中提出预备立
- 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立的政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