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男,58岁,干部,因发热7天,少尿1天于2003年12月22日入院。同年11月去江西高安出差,当地有类似发热病流行,12月中旬返南昌。体检:体温36.6℃,血压90/60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重病容,神志尚清,全身散在瘀斑,软腭针尖样出血点,两腋下搔抓样出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血象:WBC20.5×10/L,异形淋巴细胞30%,PLT89×10/L。尿蛋白+++,诊断应首先考虑()

A、败血症
B、伤寒
C、钩体病
D、急性肾盂肾炎
E、流行性出血热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伤寒皮疹特点是()
- 上海郊区某镇,于1992年8月份有一批居
- 钩体病败血症期的症状和体征有()
- 流脑败血症期的主要表现为()
- 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
- HIV感染后机体可能存在的免疫反应有()
- 关于图中所示的HBV基因组,下列哪种说法
- 常用于诊断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外斐反应中所用
- 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 下列有关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的叙述哪项不正
- 图中所示的焦痂是属于下列何种疾病的特征性
- 结合下图,指出下列钩虫病的流行病学错误的
- 间日疟的常用治疗方案是()
- 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
- 钩体病的临床特征有()
-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后期治疗的重点是()
-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志贺菌产生的毒素()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
- 对脑型疟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意义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