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行为理论如何解释恐怖症?哪些证据可以支持这些解释?
  • (1)行为主义观点有一个基本假设,即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恐惧反应可以经过条件反射而建立,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赖恩的一个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使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男孩小阿尔伯特(LittleAlbert)对白鼠产生恐惧反应的实验。
    (2)Mowrer提出了恐怖症形成和发展的著名的两阶段模式:①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一个人习得了对条件刺激(即中性刺激)的害怕反应;②为了减少对条件性的害怕反应,习得了回避性条件反应的行为。这是一个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它使得回避行为得到了强化而长期存在,同时使得对原本中性刺激的恐惧得以持续(Davison&Neale,2000)。而这一观点很可能是暴露治疗起效快且疗效稳定的理论基础。
    (3)某些例证支持了回避性条件反射(avoidance-conditioning)的观点,如Ost和Huadah(1981)对106例恐怖症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58%的患者提到了创伤性条件刺激的经历(Carson,etal,1996);DiNardo等(1988)一项报告表明,50%的狗恐怖症患者有被狗咬的经历。临床上一些例子也支持了有关解释,如某次交通事故后患上开车恐怖症,爬梯子摔了下来以后患上了登梯恐怖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4)很多证据表明,恐惧反应可以通过观察习得(通常称作间接学习(vicariouslearning,又译替代性学习)),而不必经历创伤性经历。例如,一个怕蜘蛛的母亲,其怕蜘蛛的反应被孩子经常地看到,其孩子通过了“模仿作用”也患上蜘蛛恐怖症。
    (5)人类存在着易患某些特定恐惧的素质,而时刻“准备”获得某些恐惧,并把这种倾向称之为准备状态(preparedness),认为这种准备状态是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结果。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缺乏社交技巧或不合适的行为是社交恐怖的原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