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从8月12日到8月21日,在京、津、杭、深四个城市里,公安交管部门发放的“二○○二”式机动车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短短的十天中,人们从最初的兴奋、好奇、肯定中,慢慢咂过味来,直至最后理性的思考占了上风:“个性化”也应该有“法度”!8月21日,新车牌被暂停发放。四城市交管部门发放“个性化”车牌依据的是《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2〕85号),无疑问题就出在这个依据上。按照这一“通知”,纪念日、姓名、公司名称等都有可能“化”为新车车牌号。于是,被称为最具“创意”的号码,如“USA•911”、“FBI•001”、“IBM•001”、“SEX•001”、“CHN•001”等相继出炉,车主们在享受个性张扬带来的巨大精神满足的同时,这一“通知”也开始接受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的拷问。依照行政法有关理论,任何行政规范性文件都必须依法制定,既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法规、规章相抵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现有的法律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关于注册车牌的法律规定,但问题就出在,“通知”对现行法律条文尽到了应有的注意,却忽略了法律中所体现出的法律原则与理念。如,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进行了严格规范,如第九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二)、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等等。 在个性化车牌政策的整个酝酿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媒体报道过政策制定者为此召开过听证会。政策叫停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车管部门甚至还在叫停几天前通过媒体向人们保证,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制作一个车牌,车主们大可不必扎堆儿办照。而叫停之后,相关部门也没有随之给出正式的解释,一纸公告“系统故障”,任凭广大群众云山雾罩。而作为政策的相关者,群众本来是有知情权的。更何况,承诺无法兑现也会影响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一项政策的推出应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酝酿、实施、废止都应当有一个科学论证的前提,否则,其可行性在理论上就会遭受怀疑,在实践中很可能遭受否定。从本案例来看,影响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政策是否符合社会道德
B、政策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
C、政策是否符合法律中体现出的法律原则和理念
D、决策者的个人偏好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政策持续的一个可能的消极后果是()。
- 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
- 预测工作的任务是,对政策所依赖的()作出
- 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
- 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公共政策主要是由()。
- 下列关于内在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有?
- 利益集团是由一些有相同或相似利益诉求的人
- 影响政策执行的政策以外的因素中,政策资源
- 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职
- 以“破字当头,突破定势思维,一切从零开始
- 凡()等一切社会现象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
-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所包括的三个方面:(
- 在美国,公共政策等于()
- 公共政策目标的的不确定性表现在()。
- 补贴属于以下哪种政策工具?()
- 公共政策的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行政工具、
- 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主要是为了()
- 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