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禾某,男,50岁,农民。1998年12月13日入院。主诉: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16年,加重1周。病史:16年前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不能按时进餐,而出现胃脘部隐痛,曾在当地医院经胃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用中西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能根治。一周前因劳累后上症复作而来院就诊,要求中医治疗。入院时症见:胃痛隐隐不止,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四肢不温,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 诊断:胃痛(脾胃虚寒)
分析:根据: (1)以胃脘部隐痛为主症。(2)有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16年的病史,发病与饮食不节和劳倦过度有关:16年前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不能按时进餐;同时本次一周前因劳累后上症复发。(3)胃镜检查诊为“12指肠球部溃疡。”故诊断为胃痛。胃痛呈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四肢不温,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者,此乃属脾胃虚寒证。由于脾胃虚寒,胃失温养,故胃痛隐隐不止,喜温喜按。胃络借饮食之温养以通血脉,故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则耗气,故劳累后胃痛复发。脾胃阳气亏虚,形体失于温养,故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脾胃运化失职,水饮内停,故大便溏薄,泛吐清水。舌淡苔白,脉虚弱均为阳气亏虚之证。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g 白芍15g 桂枝10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15g 饴糖10g(冲服) 党参30g 干姜3g 日一剂,水煎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患者水肿严重,辨证属水毒内阻,胃失和降,
- 某男,68岁,近年来记忆力、计算力明显减
- 刘××,女,34岁。有痫证病史16年。近
- 呕吐与反胃的相同点有()
- 从病因学角度归类,对中风提出“真中”、“
- 气滞湿阻型鼓胀的处方宜选()
- 王某,泄泻2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
- 患者小便短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舌
- 下列哪项对鉴别积和聚无意义()
- 患者身目皆发黄,浑身不适,头重肢乏,口淡
- 患者,男,35岁,症见腹大胀满,青筋暴露
- 周××,男,50岁。近期发现体重减轻,查
- 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痨的主证()
-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
-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6岁,一年以来间中
- 郁证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 痞满的基本病机为()
- 患者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
- 黄疸的发生,从病邪来说,主要是(),从脏
- 陈××,男,56岁,原有前列腺肥大(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