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
- 
	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国情、历史传统(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不同;建立宪政的途径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思想启蒙的程度不一。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
-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谈道:所谓一个国
- 图片是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以
- 回顾历史可见,华盛顿所缔造的共和国不仅保
- 材料一: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
- 以1832年议会改革为例,19世纪推动英
- 威廉·李卜克内西:&ld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
- 材料一:把爱国主义规定为一种认为这
- 对于中国是否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
- 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
- 2010年5月11日,英国新任首相大卫·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 “至于法国大革命究竟是喜剧、悲剧还是闹剧
-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
- 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
- 沃尔特·白芝浩(1826年—1877年)
- 下图以函数图像示意了法国大革命前至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