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阶段控制混杂偏倚的常
- 艾滋病毒主要侵害人体细胞中的()
- 传染源一般包括()
- 下列哪项不是能促使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
- 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包括()
- 某城市出现了乙型肝炎的流行。该城市HBV
- 下列哪项是队列研究的特征()
- 漏诊率是指()
- 有研究者欲分析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
- 某幼儿园共有132名儿童,2003年5月
- 出生队列是指()
- 关于普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所谓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是指()
-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
-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 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有研究者欲分析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
- 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
- 在流行病学实验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
- 痢疾的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与下列哪个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