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荷塘月色》赏析。
-
《荷塘月色》是作者写景文的代表作。它以空间的位移为线索,在由远及今、由近及远的写景中,水到渠成地表露情绪的变化。其意境之美,甚于诗画,取象之佳,堪称楷范,匠心所指,满篇生辉。全篇以我为中心,从“荷塘四周”写起,接着选取两组中心物象展开细致的描写,一个是荷叶、荷花,一个是月亮及月光。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月亮是“满月”,月光则“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写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就在这如歌似画的情景中,“这几天心里”的“颇不宁静”似乎也得到了抚慰,一个人“独处的妙处”也尽在不言之中了,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曲折、烦恼,也似乎被这“光与影”所组成的“和谐的旋律”冲淡了,消失了。作者就在自己精心构造的意境中,浓墨重彩地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用各种新奇、绝妙的比喻、拟人、通感手法,尽情展现了自然的美,人情的善,生活的真意,真趣。然而,作者并没有一味驻足于荷塘及四周的景色,仅仅陶醉于眼前的景况之中,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飞向“江南”,回到古代,进一步将人生的意境拓展。
在回忆江南“采莲”的旧俗中,品尝人生的“风流”与欢乐。这时,形形色色的景象不仅因灌注了人生的意识而形态鲜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且因与作者心中的“不宁静”和“惦着江南”的意向相结合,在外在地表明人生快乐的同时,又内在地反衬出了现实生活的黑暗。所以,作者将眼前之景和“采莲”之俗写得越事情美超俗,将“独处的妙处”揭示得越是具体、充分,人生的意韵也就是越深沉,越旷远,越有力度。这既是这篇写景散文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朱自清散文的人生魅力之所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特色。
- 分析《围城》讽刺文学的特征?
- 以《双桅船》、《回答》、《远和近》为例,
- 为什么说郭沫若的《女神》开了一代诗风?
- 简要说明作家是如何通过王琦瑶的命运展现上
- 诗派是国统区内贯穿了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
- 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群猴》是(
- 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 ()的独幕剧《一只马蜂》、《压迫》,显示
- 《彷徨》集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中心思想是
- 为什么有人说《凤凰涅槃》是民族觉醒的诗的
- 最早发表的新诗是胡适的()。
- 叶绍钧(圣陶)善于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
- 分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 艾青的诗歌()体现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
- 下列属于赵树理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
- 简答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的思想。
- ()的小说《手机》和《我叫刘跃进》都被改
- 结合创作实践,谈谈新时期小说主潮的演变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