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写过一本书,叫《阅读史》。书中一幅照片令我们震撼:19年10月22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的墙壁也已倾颓,地上满是砖石,竟有人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书架前翻检自己喜爱的图书。越是这种艰难时刻,越需要优秀书籍作为精神支撑,是因为()
A、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协调发展
B、文化对战争有一定的反作用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人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
- 当前,一些国家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
- 某地首创一种实名制、免费发放的文化惠民
- 跨越50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长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2008年11月7日,国家隆重举行庆祝
- 读漫画《坐着说话不腰痛》。有人说:漫画中
-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
-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带有了&ldqu
- “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
- 《“十二五”时
-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
-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 2011年11月3日,2011中国(江门
-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
- 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
- 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 午节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现在,随着
- 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