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 (1)造血干细胞受损:再障患者CFU-C,BFU-E,CFU-E,CFU-MK均减少,提示干细胞质和量均异常,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可使患者造血恢复,也证明存在造血干细胞异常。(2)造血微环境破坏:正常的微环境是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前提条件,其异常也是发病机制之一。(3)免疫因素:再障患者血清及骨髓中的INF水平升高,抑制造血,TH/TS下降,免疫抑制剂部分患者有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急性溶血的早期症状是()
- 女,26岁,因左上腹肿块进行性肿大就诊。
- 下列哪项用于监测肝素用量是否过量()
- 女性,20岁,头昏乏力,鼻出血伴牙龈出血
- 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
- 男性,42岁,发热伴鼻出血1周。体检:体
- 男性,19岁,2周前出现低热、咽痛,后出
- 女性,30岁,发热寒战,轻度黄疸,脾肋下
- 男,31岁,发热伴牙龈出血1周。查体:贫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贫血应首选
- 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
-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中()
- 引起ITP的血小板减少的是()
-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
- 符合慢性病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的是()
- 关于巨幼细胞贫血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实验室检查应是()
- 急性ITP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关于蚕豆病描述不正确的是()
- 粒细胞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