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1995年9月,某商贸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商贸公司)在广播电视报上刊登“广告语有奖征集活动”启事,向社会公开征集企业广告语。高某按照启事上的要求,以一句简洁、流畅、易记、上口的广告语应征并被评为二等奖。同年11月,商贸公司在《某某日报》上刊登评选结果,宣布高某创作的广告语为企业广告用语之一,同时在该公告中刊有“获奖作品版权归公司所有”字样。第二年3月,高某接到商贸公司的电话,方知自己获奖。在颁奖典型上,高某谈了自己的创作构思并接受了商贸公司颁发的获奖荣誉证书及500元奖金。事后,高某发现商贸公司已在广播、电视、报刊、出租汽车、商品包装袋等处使用其创作的广告用语,便立即向商贸公司提出异议,但协商未果。高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创作的广告用语的著作权归属;商贸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该广告语的行为并公开赔礼道歉;同时根据商贸公司在使用该广告语期间营业收入逾3亿元这一事实,要求商贸公司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 如何处理此案?为什么?
- 本案争议的广告语的著作权应当属于高某所有。但商贸公司有权在企业广告范围内免费使用该广告语。
首先,商贸公司以征集启事的方式委托他人创作,在报刊上提出了所需征集广告语的具体要求及奖励办法,高某根据要求创作应征,其广告语被录用,两者之间形成委托创作的合同关系。由于商贸公司在征集启事中对获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未作明确约定。而企业在事后的公告中明确著作权归属于单方意思表示没有为高某接受,故不能成为合同内容。依照《著作权法》第17条的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因此著作权应属于受托人高某所有。
其次,商贸公司在企业广告范围内使用该广告语不构成对高某著作权的侵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按照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委托作品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的情形,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商贸公司征集广告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广告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高某为商贸公司“量身定做”了该广告语,其目的也是为了商贸公司的使用,商贸公司向高某支付了一定报酬,因此商贸公司享有在广告业务范围内使用该广告语的权利,并不构成对高某著作权的侵权,高某要求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不能成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李普曼对传播效果研究的贡献
- 在备货仓中,根据单一品种库存量的多少分为
- 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诗人是
- 酶具有()、()和()等催化特点。
- 为什么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机构的管理要实行
- 司汤达的代表作()描写了平了青年于连的个
- 在纳税服务岗位上,也常听纳税人谈论找政府
- 肌肉的初长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肌肉收缩
- 在现代化的大学里面,只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
- 能够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出现对侧半面肌瘫
- 文献交流是()中最早产生的一种形式,图书
- 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 教育家卢梭认为青年期的学习主要是()
- 长期成本变化规律背后的原因是()
- ()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有:突出瞬间的主观
- 麦芽糖(Maltose)是两个葡萄糖分子
- 海伦·凯勒是在第几个月患病导致失聪的()
- 管弦乐曲《培尔·金特》的作曲家是()。
- 消费支出与()之间的依存关系叫做消费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