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资料1.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中国没有高考,你的世界会怎样?一位参加过高考的长辈说他会在农家院里喂鸡鸭,这位已经接近退休的中学校长,在1977年听说恢复高考的时候,还在田里施肥,扔下锄头就回去找教科书;一位某公司的高级主管则说“如果没有高考,他可能还是北京街头工地上的一个农民工”;还有人说,“初中喜欢逞勇斗狠,要不高考的话,没准就成街头混混了,说不准年少无知加入黑社会”。 事实是,中国的高考可能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对于太多的人来说,它起到了改变命运的作用。有人把高考比作“第二次投胎”,这夸张了,但从现实看,高考确实是迄今为止中国平民子弟合法向上流动的最后、最通畅也是最公平的一条通道,你只需努力学习,就有可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条通道在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利益分割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高考最大的弊端是一考定终身,但考虑到中国目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和腐败的现状,又必须有所取舍。如果我们取消了高考或者对目前的高考形式作出重大改革后,是否有能力建立一个更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如果无法保证,则不如全力呵护目前围绕高考所建立的这一“脆弱的公平”。 资料2.随着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全国九百多万高考考生如释重负地走出考场。然而,和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一起走出考场的,还有一个十分神秘的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枪手”。2014年6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事件。教育部回应称,已派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教育部表示,一经查实,将对此事涉及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一律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高考关乎年轻人的前途命运,理应保证基本的公平公正。而央视播出的视频中却显示,替考的组织者在武汉一所高校内组织大学生“枪手”进行考前模拟训练,一名组织者声称自己就是这所高校的教师,另一名组织者则让“枪手”们放心替考,因为每个考场都已经花费7万元买通。在河南杞县等地的高考考点,这些“枪手”都顺顺当当地进入考场参加了高考。他们吃住在宾馆,往返由考生家长安排的专车代步,而真正的考生则在考场附近优哉游哉地溜达。这些人不用自己考试就能PK掉别人进入大学,他们的父母则按照所考大学的好坏向“枪手”们付酬。 有多少人会因为这种替考而白白断送了十年寒窗的奋斗与挣扎?大家不妨按照那个“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的说法,自己去换算一下。近年来,高考尽管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的吐槽,但是社会对它仍然抱有最基本的信心,那就是公平。在形形色色的选拔人才方式面前,高考一直被认为是最公平的方式,没有之一。当无数莘莘学子都期待着通过这种路径来改变一生命运的时候,替考这样的丑闻怎能不让人悲愤交织痛心不已?这起替考事件的组织者讲得明白,能够给自家孩子找替考的都是“有钱人和当官的”,他们在小地方摆得平一切,所以大可放心。 关于高考,相信在很多无钱无权的家庭里面,高考依然是他们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的梦想通道。不管我们说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好,说它应试教育也好,只要它能够公平、能够公正和能够客观,那么这些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普通孩子总还是有那么一点希望,值得为之努力和拼搏。由权钱利益在背后支撑“枪手”替考,极大地损害了高考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只要这些“枪手”成就一个本不应该上大学的人,那么就意味着无端剥夺了另一个孩子本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各地高考刚刚落下帷幕,XX刊物计划根据“资料1、2”的内容做一版关于“高考”的专栏,请你以“呵护脆弱的公平”为题,为专栏撰写一篇评论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简明深刻,紧扣材料,语言流畅,有逻辑性。不超过450字。
  • 呵护脆弱的公平
    高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不言而喻,高考既检验学生十年寒窗的成果,同时也影响年轻人前途命运。高考也许还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完美,但它平等地给很多人提供了上升的渠道,有多少贫寒子弟通过这条路,验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
    高考关乎年轻人的前途命运,理应保证基本的公平公正。但替考组织者的有恃无恐,替考者的一路畅通,被替考者的优哉游哉,这些由权钱利益在背后支撑“枪手”替考,极大地损害了高考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又多有人会因为这种替考而白白断送了十年寒窗的奋斗与挣扎?如果连最基本的高考公平都无法保证,那社会公平又从何谈起?
    日前,教育部已派工作组进驻河南、湖北指导督办调查,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希望工作组和公安部门能够维护高考公平正义尊严,在后期工作中深挖猛追,彻底打掉背后深藏的权钱利益链条,早日还高考一个更加阳光客观,公平公正,风朗气清的健康环境。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