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
- 中国古代社会讲求的是()。
- 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拨入监就读叫“()”。
- 据统计,明代的皇帝年号出现较多的是()、
- 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将儒学神秘化,把儒家“仁、义、礼、智、信
- 余秋雨《千年一叹》中,四大文明古国里文化
- 历史上修建过长城的时期有()。
- 人类文化史是()获得的。
- 《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是()
- 周代实行()
- 大同观念是一种对()的追求。
- 属于古代婚礼仪式的有()。
- 著名的白瓷杰作“()”是宋代的定窑制作的
-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方向的是中国人的思维
- 狭义文化的定义适用于()。
- 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西方文化中的“骑士”特点不包括()。
- 《中秋帖》是()的摹本。
- 世界上寿命最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