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下颌双尖牙全冠修复后,逐渐颊向移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恢复咬合力过大
B、偏侧咀嚼
C、邻牙接触区偏舌侧1/3
D、邻牙接触区偏颊侧1/3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正中位是指()
- 影响龋病流行的有关因素不包括()
- 固定桥的固位作用主要是靠()
- 对可摘局部义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男性48岁,缺失,轻度向缺隙侧,余留牙均
- 手工弯制卡环体和连接体转弯下降时,转弯角
- 全口义齿合适的磨光面形态是()
- 牙体缺损修复体与固位力有关的因素是()
- 对于舌侧倾斜较较着的下磨牙,全冠的舌侧龈
- 下颌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形态通常呈凹形,但
- 邻面龋常开始于()
- 患者女性,62岁,下颌无牙颌,双侧下颌尖
- 下列措施可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但应除
- 一戴用全口义齿患者在做侧方咬合时,平衡侧
- 可摘局部义齿中起辅助固位和增强稳定作用的
- 患者,男,40岁。缺失,3年前行全冠固位
- 不宜选作固定义齿基牙的是()
- 患者男,42岁,缺失,固定义齿修复最佳设
- 在塑料基托中,为增加基托抗折性能,金属网
- 下列关于桩冠不正确的说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