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如何理解《抗规》4.3节液化土和软土地基?另外,4.3.5条中,对Wi的取值说的好像有点乱,如何理解才正确?
  •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把握:
    (1)液化的概念。场地或地基内的松或较松饱和无黏性土和少黏性土受动力作用,体积有缩小的趋势,若土中水不能及时排出,就表现为孔隙水压力的升高。当空隙水压力累积到相当于土层的上覆压力时,粒间没有有效压力,土丧失抗剪强度,这时若稍微受剪切作用即发生黏滞性流动,称为"液化"。
    (2)规范4.3.2条规定,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断。4.3.3条为初判;4.3.4条为细判;初判与细判均是针对土层柱状内一点。确定总的液化水平要用4.3.5条;4.3.6条给出抗液化措施;4.3.7、4.3.8条给出措施的要求;4.3.9条给出减轻液化影响的原则。
    (3)4.3.5条在计算液化指数时用到Wi,Wi为反映第i个液化土层层位影响的权函数。规范中Wi取值以文字叙述,不够简明,今依据周景星《基础工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中按照2001版《抗规》所给的图示,重新按照2010版的规定修改为图2-4-21。另外注意,应取层厚中点处对应的权函数值。
    下面给出一个计算液化指数的例题以加深理解,该算例来源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算例》一书,原书依据2001版《抗规》解题,今重新按照2010版《抗规》解答。
    某高层建筑,地上24层地下2层,基础埋深7.0m,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0.2g,工程场地近年高水位深度为2.0m,地层岩性及野外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数据见表2-4-8。
    要求:(1)判断各土层是否液化;(2)计算液化层最大深度;(3)计算液化指数;(4)判断液化严重程度。
    解:依据2010版《抗规》的4.3.4条解答,计算过程示于表2-4-9。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