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孩,10岁,来自农村。1987年8月因发热10d,体温38~39℃,纳差,稀便每天3~4次来诊。体检:体温39℃,神志清,神萎,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血象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82。肥达反应0效价1:160,H效价1:1600肝功能ALT80u。尿胆原1:20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疟疾
D、钩端螺旋体病
E、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幼女淋病的临床特征是()
- 在小儿,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常见感染为()
- 提示传染性较大()
- 流行性腮腺炎伴发睾丸炎的临床特征是()
- 在小儿集体机构中,一男孩2岁,发热伴咳嗽
- 人群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多表现为()
- 男孩,5岁,半小时前被狗咬伤腿部,该狗为
- 蛔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女孩,10岁,腹泻20小时,大便次数为1
- 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
- 体温39℃,有浅昏迷,偶尔有抽搐,有脑膜
- 10岁男孩。发热、头痛半天,伴呕吐。体温
- 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的病毒是()
- 一女婴,5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住院,脑脊
- 男孩,3岁,郊县人。因发热3d,头痛,喷
- 2个月女孩,因皮肤、巩膜黄疸1个月入院。
- 下列有关厌氧菌肺炎描述不正确的是()
- 男孩,8岁。咳嗽10d,近4d加重,呈阵
- 百日咳痉咳期的临床特点是()
- 女孩,4岁。发热2~3d,皮疹半天,咳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