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张爱玲与王安忆之间主要是一种什么关系?
  • 张爱玲对王安忆有影响,而王安忆对张爱玲也有发展。王安忆自己并不承认张爱玲对她有多大影响。但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在写上海和写上海女人这两点上,两人的创作是有着共同的契合点的。我们已经知道,张爱玲小说主要写了两座城:上海和香港。而张爱玲笔下的香港,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上海的翻版。张爱玲写上海写得最好的就是上海的女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微龙、《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金锁记》中的长安。而王安忆小说的主要题材,也集中在乡村小城镇和上海这两大环境中,前者可以"三恋"和《岗上的世纪》为代表,后者则可以《本次列车终点》、《流逝》、《好婆与李同志》、《米尼》、《悲恸之地》、《纪实与虚构》和《长恨歌》为代表。特别是《长恨歌》发表后,研究界普遍认为,这部作品填补了张爱玲之后中断了数十年有"海派小说"的空白,甚至直接把王安忆看作了张爱玲的传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这个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创作的题材上;也有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还有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作品的风格上,等等。我们在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中指出,"在《长恨歌》中,王安忆追求着一种古典式的情愫、一种舒缓的叙事语调。作品在风趣而典雅的叙述语言之中,透露出的是一种王安忆作为知识女性所特有的古典情愫和写作姿态。在王安忆的笔下,不论是对生活琐事的叙述,还是对人物心境的描绘,都富有古典诗词一般的意境,即使是性爱描写也充满了诗意。作家拒绝90年代那种外露而自然的性爱描写,创造了一种荡漾着生命活力的诗情。王安忆的这种情愫,主要得益于张爱玲的影响。……王安忆得益于张爱玲,不是摹仿张爱玲的风格,也不是学张爱玲的神韵,而是从大处着手,把握住了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即偏离`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宏大叙事视角,而从个人的立场上开掘出都市民间的世界。"
    当然,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即使是题材完全相同,其创作也是存在着差别的。这种差别,也就是发展。这主要体现为王安忆小说描写城市变迁与都市女性命运时叙事空间开放性的特点。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一个问题中将作专门的讨论,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除了时代背景不同,人物命运不同,社会内容也不同之外,还在于张爱玲从来都是把自己看作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王安忆则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外来人。如果说王安忆有什么地方比张爱玲高明,比她更了解上海和上海的女人,一方面,可以说王安忆更客观,而张爱玲则陷入了自己的上海情结之中。正如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方面,则主要在于王安忆更主重"叙事"的艺术,注重小说文体的变化。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