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阐述民国时期的布告文种及与示、告令、通告的相互关系。
-
布告是于民国时期始设,由官署向民众宣布事实或有所劝诫时使用的公文文种。
示与布告的相互关系。
(1)总体而言,古代的示是民国时期布告文种的前身,在民国时期布告取代“示”的地位,成为正规公文文种。
(2)具体辨析,在民国时期不同阶段,“布告”与“示”是同一文种的两个名称。
告令与布告的关系。“告令”是在民国时期个别阶段,从布告中析出某特定用途(指大总统布告)而成的分支文种。
通告与布告相互关系,通告是布告文种在民国时期不同阶段之异名。
总体而论,示、布告、通告,是民国时期历次公文处理法规中对同一用途的公文文种所选择的不同名称:从名称看,三者称谓有异;从设置看,每次《公文程式》都仅在三者中选置一种;从用途看,尽管前后《程式》对该文种所采用的名称不一致,而对其用途的规定却是一脉相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文书、公文、文件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一样的。
- “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中的“厅”既是(
- 袁世凯中期所使用的封寄,实质上是仿照清军
- 正确处理秘书与领导集体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 沟通与协调一般禁忌()。
- 保证会议在安静的环境中顺利进行需要考虑的
- 会议也可以作为常设机构或组织的名称。
- 广义的秘书部门有()
- 秘书必须服从本级领导是由秘书工作的()
- 公文立卷
- 分析课文第86课《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
- 押署
- 秘书工作参谋与助手职能的实现途径是:()
- 秘书这一行没有什么现成的职业标准和考试。
- 试析指示的类型及文种特点。
- 省略兼语后的预期连动结构语式
- 改上书为奏,使奏成为大臣上于皇帝的正规公
-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
- “表”这一文种,设置于()时期,以后历代
- 用官署名义和印信行文,由()落款署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