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倍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全诗感情真挚而细腻。先写“与君生别离”,表达了天各一方的不幸;接着写“道路阻且长”,表达了难以相见的无奈;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渐宽,担心丈夫为浮云迷惑而不知返家;最后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劝自己,结束了她离乱的相思。思念之情,反复叹咏,显得曲折而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委婉含蓄的抒情。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作为比喻和反衬,暗示游子应早日还乡;二是迂回诉说,耐人寻味。比如本来要说自己因思念远方亲人而腰身瘦了,却偏说衣带一天天宽松了,本要说青春无多,却偏说成“岁月忽已晚”;本来要诉说自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却偏在结尾表示一切撇开,只希望对方多多保重,这种含蓄深沉的写法,和主人公善良的柔情互为表里,正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温柔敦厚诗风的生动体现。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典,就是引用以前诗文的内容或词句,来说明眼前的内容。本诗开头的“与君生别离”是化用《楚辞·九歌》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句意;“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借用《诗经·萧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内容;而“道路阻且长”则是直接袭用了《萧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词句;“胡马”、“越鸟”二句是引用《韩诗外传》中的‘代马依北风,越鸟翔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的典故;而诗句“‘思君令人老’其中的‘思君’一词,是《小雅》‘维忧用老’”的变体;“岁月忽已晚”则是暗用《采薇》中“岁亦莫止”的内涵,当然用典不是机械地拼凑堆砌典故,只有同作品特定的内容环境融为一体,才是恰到好处的用典。本诗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因而不仅使诗句言简意丰,同时也是形成诗中含蓄委婉手法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首诗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并不影响其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平易淡远的艺术特色,而这正是《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的共同之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春秋时代人
- 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
- 王粲的代表作是()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
- 郭茂倩编(),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
- 惟草木之零落兮,();长太息以掩涕兮,(
-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是()和()。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分为以()为代表的
- 大历诗风以()、()为主要特色。
- ()和()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
- 唐五代文人词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形成了
- 曹植诗文的代表作有哪些?其风格特征是怎样
- 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 《诗经》的()、比、()的表现手法在艺术
- 晚唐并称为小“李杜”的两位著名诗人是()
- 白居易在()中明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
-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
- 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谢灵运、()和(
- ()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的抒
- 汉代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
- 简述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