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下面是一组有关自由观的材料。 材料1: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宿命”的摆布。(摘自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 材料2: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与人不可分。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不“附属于”“任何必然性”,“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无任何根据和是非标准。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摘自萨特:《存在与虚无》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材料3: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结合材料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 材料3是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由观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必然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世界的改造。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又是自由的根据。否认必然,不认识必然,就没有自由。认识和驾驭必然,才能使其为一定目的服务,才能取得自由。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面不属于科拉科夫斯基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
- 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
- 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
- 毛泽东怎样解释“实事求是”?
- “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
- 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 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
-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
- 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 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
- 商业资本的作用有()
-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
-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
- 构成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要素有:().
- 一辆轿车比一辆自行车的价值大,是因为()
-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
- “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状况表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