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抗日战争期间思想文化界的论争。
-
首先是哲学界现代新儒家学派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展开的斗争。抗战爆发后,空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下,对民族文化的重视成为社会思潮的主导。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金岳霖的“论道”等影响都很大。
其次是文艺界的争论,主要包括对“文艺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同“战国策派”的斗争及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上述争论的各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抗战文化的深入发展,使之突破了前期的单调性与表面性,恢复了其应有的丰富性、深刻性与复杂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39年7月,中共明确提出巩固国内团结
-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
-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12月12
- 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 中共八大坚持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过程中进行文化渗
- 1930年1月,毛泽东指出()是中国革命
- 1958年年底参与大炼钢铁的人数达到了(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同盟会
- 中国同盟会的总部机构设在()。
- 《中英烟台条约》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
- 武汉“七·二0事件”
- 简述黄埔军校的特色与影响?
-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2
- 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简要阐述中共七大讨论的主要问题。
-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
- 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其中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