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 单位时间内由静脉回流入心脏的血量,称回心血量。促进静脉血量回流的基本动力是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凡是能改变这个压力差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流量。
    1、心脏收缩力
    心室收缩力愈强,搏出量愈多,心室排空愈完全,心舒期心室内压力愈低,对心房和大静脉血液的抽吸作用愈强,静脉回心血量愈多;反之,则回心血量减少。
    2、重力与体位
    当人体由卧位变为直立位时,因重力作用使血液滞留于心脏以下的静脉中,以致回心血量减少。所以由平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液大量淤滞于下肢,从而导致静脉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急剧下降,此时由于大脑和视网膜缺血,可出现头昏眼花的症状。长期卧床的病人,静脉管壁紧张性较低,更易扩张,加之肌肉无力,挤压作用减弱,上述症状更为明显,甚至出现晕厥,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加以重视。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人体在立位的情况下,如果下肢进行肌肉运动,肌肉收缩时可对静脉产生挤压作用,由于静脉内的静脉瓣只允许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从而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因此,骨骼肌和静脉瓣对静脉血的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者“肌肉泵”。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由于骨骼肌挤压作用减弱使下肢静脉淤血、下肢浮肿甚至静脉曲张。
    4、呼吸运动
    胸膜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因静脉管壁较薄,其周围的压力可影响血管内的压力。吸气时,胸内压进一步降低,可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心房被动扩张,容积增大,中心静脉压降低,因而静脉回流增加。呼气时,则相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