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答桩基础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
- 桩基础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
(1)钢筋笼和钻孔的中心要对应,定位要准确。如果是不放到孔底的钢筋笼,要特别注意吊环、吊钩的强度及牢固性。钢筋笼吊放时要保持轴线顺直,位置居中,严禁碰撞孔壁,以免产生坍孔。钢筋笼安放到位后应立即安设导管。
(2)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最好先配制0. 1~0. 3m3水泥砂浆放入滑阀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滑阀留在孔底,灌入首批混凝土。
(3)注意首批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能小于1.5m ,所以漏斗和储料斗及漏斗和输送泵的混凝土储存数量要充足。根据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与管外水压力平衡的原则,导管内混凝土必须保持的最小高度为:Hd = Rw Hw / Rc 。而管中混凝土的体积就应为Vd =πd2·Hd / 4 (d 为导管直径) 。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会导致泥水从导管底口进入。如果出现这种导管入水现象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机清出,然后重新下导管灌注。
(4)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入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灌入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同时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此时要注意,混凝土灌到孔口不再返出泥浆时可以微向上提动导管,而如果要提升导管0. 5~1m 以上才能灌入混凝土就应该拆除部分导管。要注意观察孔口是否返出泥浆。当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宜使导管埋得较深。要注意正确控制导管埋深,如果导管埋人混凝土过深,易使导管与混凝土间摩擦阻力过大,致使导管无法拔出造成事故。而提管过程中要缓缓上提,如过猛易使导管被拉断。所以埋管深度一般应控制在2~6m ,或使用附着式震捣器,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同时应注意灌注速度。
(5)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0. 5~ 0. 8m 高度, 待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 %时,将其凿除。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将部分沉淀土掏出,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起道时看道者俯身在标准股上距起道机()m
- 齿轮油牌号,应根据传动齿轮的类型和使用时
- 桥台倾斜时,可将台后填土换成分层干砌片石
-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在()故障时
-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如果外电路断开,则外电
- 整修、更换和补充连接零件、并有计划的涂油
- CD08-475型道岔捣固车电气系统可分
- 线路大、中修验收时轨顶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
- 道口员岗位责任是保证()汽车。人安全通过
- 螺纹按牙型不同,可分为三角形、梯形、锯齿
-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规定,繁忙干
- 合金钢加入(),可获得更高的强度,较高的
- 曲线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
- 排渣能力最强的钻进方式是()。
- 钢铁材料磨削时产生的火花()可以显示钢中
- 判断故障时一般应遵循(),由简到繁的顺序
- 工务部门职工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线路质量良好
- 道口排除故障后道口员应确认道口具备放行列
- 顺线路走时应注意到什么?()
- 低碳钢的强度设计值是以()的强度为依据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