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佛教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佛教学者客观、实事求是地输入和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成果也输入了印度语文、佛教艺术、医学、天文、数学、哲学,为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一条新路印度佛教造像和开凿石窟的风气也为中国僧俗所借鉴,莫高窟、云冈、龙门石窟越南、朝鲜、日本的佛教都是由中国传入的,加强国家间友好往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哲学的影响: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佛教中佛性和儒家的性善、尽善等相融合。
2、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封神演义》、《西游记》很多情节出自佛经故事。
3、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石窟的开凿、佛塔寺塔的修建
4、对汉语的影响:促进音韵学发展,很多日常用语来自于佛教语汇,如刹那、清规戒律等。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历代王朝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唐朝借提高道教地位推行清静无为的方针,曾发生四次大的灭佛事件,许多农民起义和道教有关(黄巾起义)。
2、对科学(化学、医学、养生学)的贡献:强调“生道合一”,与长生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有很多养生术,如外丹、内丹、夫妻、胎息、服饵、辟谷、导引。气功:来自道教内丹学,以吐故纳新、除欲净虑为要旨。
3、道教对民俗生活的影响:不断造神:龙王、土地、关帝、碧霞元君、送子娘娘推广神仙信仰: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吕祖、真武大帝,很多活动转化为民俗,如三月三,妈祖诞。
4、道经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探讨人和宇宙的关系,探究宇宙和人类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5、道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道教仙话演变出民间故事,形成传奇文学,如八仙传说。则借助了道教的境界。
6、对民族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强调与人为善,讲天地良心,相信善恶报应;听天由命、谨小慎微、因循守旧;道教养生及气功有助于养成心境平和、心胸宽阔、淡薄纯净的心理状态。对建筑学也有影响
总结: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
- 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是()。
- 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
- 下列不属于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史书的是()
- 简述文物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以故宫
- 下面关于"井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 《赵氏孤儿》曲词的特点是()
- 孔子在《论语》里所说的“过犹不及”,蕴含
- 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的有:儒、
- 简述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各族进行文化交流的
- 科举制实行了()年。
- 试对“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比较。
-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有三种表现:()、
- 孙中山欲建立的中华民国的国家性质是()。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诗经》里面的一部分?(
- 第一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概念的是(
- 大约公元14世纪的元末明初,中国人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