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态度结构有三个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改变可以导致人的
- 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他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
-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和()两
- 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
- 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 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有( )
-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 ()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
- 中学生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 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 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 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关系
- 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系的一项内容,可以通
-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
-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_______
- ()水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
-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其出发点就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