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等级战备制度的内容及具体的实施要求是什么?
- 战备等级是指根据部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战斗准备的程度区分。战备等级划分的目的在于使部队根据情况和上级指令,保持一定的战备状态,必要时能立即转入更高的战备程度,以适应作战的需要。战备等级分为经常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
(一)经常性战备
公安消防部队在完成经常性执勤任务时,所保持的战斗准备状态为经常性战备。要求是:
⑴必须昼夜执勤,常备不懈,时刻保持战备状态。
⑵必须确保执勤人员的在位率,执勤装备的完好率。
⑶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严格组织教育训练,严格一日生活制度。
⑷执勤人员必须按照分工,负责检查、保养和管理执勤器材装备,保持战备状态。
⑸各类值勤人员必须按照职责,作好灭火战斗准备,接到报警迅速出动,完成扑灭火灾和抢险救援任务。
(二)二级战备
公安消防部队在保卫任务繁重的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恶劣气候或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所处的战斗准备状态为二级战备。要求是:
⑴迅速向进入二级战备的执勤人员,通报情况,做好战备动员,根据任务需要研究作战方案。
⑵停止营区外活动,严格控制人员外出,确保执勤人员在职在位。
⑶根据执行任务的需要充实执勤人员,调整执勤力量,充实器材装备,落实各种战斗保障,必要时派出力量进行现场监护。
(三)一级战备
公安消防部队在国家进入战斗状态,全国或部分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国家发布戒严令,以及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所处的战斗准备状态为一级战备。要求是:
(1)迅速向进入一级战备的执勤人员通报有关情况,进行战前动员,根据任务需要研究作战和行动方案。
(2)各级首长和机关人员全面就位。
(3)停止人员休假和外出,召回在外人员、保证全员在位。
(4)根据任务需要,调整机关人员、车辆,充实执勤力量,随时听从上级的调动。
(5)配备充实器材装备和各种保障物质,落实各种战斗保障。
(6)根据需要派出力量进人执勤区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影响火灾变化的因素有()气象、可燃物蒸发
- 不同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数量是如何规定的?
- 进入有火焰、高温和浓烟的区域进行侦察时,
- 消防车串联最大供水距离是如何计算的?一般
- 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特点
- 对于脊椎损伤者的搬运,正确的是()。
- 建筑物坍塌事故的特点()。
- 使用天然水源时,消防车或其它取水设备应停
- 强风情况下的火灾特点和灭火战术要点是什么
- 搜集掌握火场情况时,应掌握的信息内容有哪
- 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 高层建筑中,存在着一个既不进风也不排气的
- 建筑物坍塌事故的特点()。
- 火场指挥部的组成和组织原则是什么?
- 体能训练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 屋面比较密闭的闷顶内部发生火灾时,初期多
- 油罐火灾扑救的战术要点和措施是什么?
- 灭火战术指导思想的内容是什么?是如何理解
- 灭火战斗结束后应做好哪些工作?
- 屋面比较密闭的闷顶内部发生火灾时,初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