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唐代的十恶重惩原则。
-
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严重犯罪行为,唐代因袭隋律,对十种犯罪予以严厉的惩治。
表现:
1、凡是预谋者即构成犯罪。
2、罪犯本人一律处以重刑。
3、株连亲属和知情不告知情不追者。
4、不可得到宽免,死刑必须立即执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
- 死刑复奏
- 明代仿照《宋刑统》的体例编制了《大明会典
- 宋朝的申明,指尚书省和中央其它官署对某事
- 唐律《斗讼律》规定,在保辜期限内,受伤害
-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
- 国民政府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为20岁,婚龄为
- “八议”者如果所犯之罪属于“十恶”的则死
- 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是(
- 魏律改具律为(),并冠于律首。
- 《吕刑》的作者是()。
- 三赦三宥
- 《训政时期约法》确认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
- 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魏律》
-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规定的主要罪名有()
- 圜土是夏朝监狱的名称。
- 汉初至文景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 在“宽仁慎罚”立法指导思想下制定的《贞观
- 夏有乱政,而作()刑;商有乱政,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