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公民在国内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1)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3)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在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4)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5)主张因见义勇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6)刑事诉讼中有关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审理案件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二十四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协助提供。
(7)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其法定代理人之间发生诉讼或者因其他利益纠纷需要法律援助的,由与该争议事项无利害关系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
(8)公民申请代理、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9)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10)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做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什么是先予执行?
- 归侨、侨眷职工因私短期出境要求境外定居的
- 我国为符合条件的外国籍人士提供入境及居留
- 《刑事诉讼法》对审理期限如何规定?
- 什么是财产保全?
-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
- 华侨和香港澳门投资者可否在国内(内地)成
- 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申请办理收养登记时,
- 国家对归侨、侨眷在出境方面有无特殊规定?
-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中的“安置
- 关于查封、扣押财产,《民事诉讼法》有何规
- 单身外国收养人能否在中国收养子女?
- 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需交纳多少费用?
- 留学人员是华侨吗?
-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 关于检察院抗诉有何规定?
- 归侨、侨眷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离境后,要
- 来自与我无外交关系国家(地区)的华侨同国
- 华侨来内地后如何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
- 什么是非居民长期旅客?